专题:2024金麒麟分析师大会:资本市场奥斯卡!数百位大佬齐聚,机构称中国股市上涨空间相当大
新浪财经2024分析师大会召开,逾300名专家、学者、行业掌舵者、顶级基金经理、首席分析师齐聚,共议资本市场未来机遇!第六届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荣耀重磅揭晓!
明年股市将如何表现?哪些政策值得期待?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一年一度的分析师大会隆重启幕。
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发表题为《否极泰来,价值重估》主题演讲,他表示,历史经验表明,当市场从底部反转的时候,都要经历反复的过程,它就是市场自身的规律。关键是我们对后续前景如何看待,这是很难的。我们这边提供一个模糊精确的视角看待问题,首先,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空间应该还是相当大的,不妨做一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跟其他市场做比较),无论是估值还是股价本身的表现来讲,它表现的规律性上来讲,显然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的估值跟美国、欧洲的相对估值折扣非常大,我们股价的表现、估值的表现跟历史上表现也是不太一样的。
“924”以来的政策变化,标志着经济趋于正常,资本市场趋于正常的话,我们的股票市场也会趋于正常,市场中朴素均值回归的规律至少也会发挥作用。
部分发言全文如下:
。“924”以来,市场有所表现,既有政策的变化,也有市场的规律,市场的规律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在市场上涨之前,股票市场的初始状态就是概括为调整的时间、调整的空间都非常充分,充分到什么程度呢?调整时间和空间,和现代经济史上其他国家、其他市场遇到的大型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非常类似。
正是经过了长时间大幅度的调整,所以这个市场在市场上涨之前就已经跌出了长期的价值,长期价值意味着全市场整体的股息率已经超过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就超过了投资通常的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机会成本。从这个意义来讲,它跌出了长期的价值,我投资股票市场,即使上市公司当股东,拿股息,也比我的机会成本高。这就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的投资管理人在市场上涨前那么低迷,大家非常悲观的氛围下,仍然愿意和敢于维持仓位或者维持足够高的仓位,如果你是一个基本面价值投资者的话,那时候就应该维持高的仓位。
在房地产产业链条中,对于房地产敞口风险最大的是地方财政、地方政府,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直接冲击的是地方财政,地方财政的困难进而波及到宏观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减少,无论是资本开支还是经常开支,体现在税收收入的减少,体现在非税收入的增加,体现在政府其他一些非常规行为出现。
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财政的困难、经济的困难,这样对比(来看),我们发现中国并没有所谓的金融危机,因为中国没有金融机构的困难,甚至中国主要银行的股价在这期间创出了历史新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调整过程中,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观察者很大程度上要聚焦财政政策。一方面,财政政策是宏观的逆周期调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跟中国这次经济调整中的特殊传导机制有关。
于是,我们就有了“924”以来的政策变化,而这些政策的变化标志着重大政策的方向性变化,市场也对它做出了积极反应。但是毫无疑问,这个短期市场一度热度过高,无论是股价表现和投资者行为,比如换手率,这些指标都是这样。
我们测算中国的股票市场,自由流通换手率从“924”到10月底,换手率达到了50%,非常高。很显然,这个市场热度过高,短期有调整也是正常的。但是历史经验也表明,当市场从底部反转的时候,都要经历反复的过程,它就是市场自身的规律。关键是我们对后续前景如何看待,这是很难的,刚才刘晨明(金麒麟分析师)首席做了更精准的分析。我们这边提供一个模糊精确的视角看待问题,首先,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空间应该还是相当大的,不妨做一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跟其他市场做比较),无论是估值还是股价本身的表现来讲,它表现的规律性上来讲,显然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的估值跟美国、欧洲的相对估值折扣非常大,我们股价的表现、估值的表现跟历史上表现也是不太一样的,很显然有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前面所谈到的。
“924”以来的政策变化,标志着中国政策环境趋于正常,从而标志着中国经济趋于正常,中国资本市场趋于正常的话,那么我们的股票市场也会趋于市场,市场中朴素均值回归的规律至少也会发挥作用。
前瞻性地看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因素?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国资管保险协会发布的机构投资者问卷调查,更多是买方机构的判断。大家列举出了2025年关注的可能是股市上涨的因素,也可能拖累股市的因素做了排序。从这个排序中可以看出来,大家认为中国的政策对股市是利好因素,大家也认为海外的因素、贸易战的因素、地缘政治因素是中国的利空因素,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但是没有分歧。重要没分歧意味着这两个因素已经被当前的资产价格中比较充分的定价了,在一个问题上有分歧就是企业盈利。企业盈利很重要,对于上涨的因素很重要,下跌也很重要,但是对这个因素的判断来讲,可以说这个分歧是比较明显的。归根到底还是上市公司业绩的表现,这方面当然要取决于决策,尤其是取决于很快要召开的重要会议,这里我不赘述。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们倾向于判断当前市场表现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可以概括为政策托底背景下的市场重估。货币政策托底资本市场,财政政策托底实体经济,如果大家记得的话,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结束的开始,始于美国财政部对几大金融机构的注资。如果做个类比的话,也许不是那么恰当,有可能我们本次经济困难结束的开始就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注资,也就是化债。美国市场2008年之后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我们这个市场后续的表现会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我们要关注未来两周可能出现的重大政策。